练功两年 | 降伏其心,不做多余的事,不用多余的力 全球观天下
发布时间:2023-03-21 00:14:02 来源:非视觉太极

接触非视觉太极的第三个年头,我提笔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缘起

迷茫时,选择最难的那条路

还是从2020年说起。2020年是疫情开始的一年,当时的我怀揣着一颗无比渴望自由的心,不断探索着身体与心灵的世界。憧憬着梦想的我认为只要渴望够深,没什么障碍能限制我,包括身体这个最大的现实。而真正认识到身体这个现实是在一个肢体动作探索课上,在课上我第一次认真聆听了有关太极的身体智慧,转变了我对太极路人甲的态度,生出探索的好奇心,心里相信真正的身体智慧是相通的。肢体课的老师说我脚下没根,当时我的肢体动作和心猿本尊都「放」而难「收」,原地打转却回不到中心,卡顿的不上不下。课上老师的话,句句扎心又句句指向觉醒,然而似懂非懂和真正体证隔着十万八千里,我更迷了......

你迷茫的时候,选择最难的那条路。那年底,我的身心出现了严重障碍,对外界环境异常敏感,身体急需休养生息,心想或许太极正好可以让我慢下来静下来,我可以试着用导引调理身体。「难」在于习惯自由即兴的我本能地抗拒重复的规定性动作。但又转念,动作没有好坏,都是在动中去觉察和探索本源性的东西,姑且一试。

2021年初的春节,我在正安平台遇见了非视觉太极,原本对此公众号不感冒的我像突然发现了宝藏,这样的太极不正契合我当下追寻的身体理念么?到现在,我都觉得很幸运在初学太极时遇到了万老师。另外,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敬畏和亲近感,但又苦于难以深入了解,或许习练太极对于喜欢身体探索的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想着从自身去体证博大精深的中华太极文化,我立马来了兴致。

降伏其心

不用多余的力,不做多余的事

2021年春节开始,我先报了问道班线上课,一开始的几节课还很兴奋的投入,越到后面越练不下去,打卡跟不上,怎么练都不对劲,心又浮了神又跑了,干脆暂停。正好那时候揉身杆初阶开了,我就跑去练杆子,同时心里很明白每个功法都是宝贝,那阵子靠着老师的公益课提神,跟在大部队的后面浸泡着。

公益课给我很大的收获,老师中正安定的声音是调服心灵的良药。很多我对身体探索的疑惑都在不经意间松动有解了,也验证了不少身体探索中相通的智慧。想着既然学了就好好学,在家练不下去我就报线下课,线下的教学和气场不是盖的,太极小白的我见识到了万老师和老学员的风采,一个看似简单重复的动作,实则意味无穷,有一股很舒服的整劲。我自知差距甚大,功夫就是功夫,是踏踏实实一招一式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养成的,那颗来之前还略带傲娇的心瞬间安静了。

作为有点身体探索经验的初学者,我一度以旁观学习者的心态来看太极,总想吸收点什么来运用到自己之前的学习探索中,如此我既放不下原来的成见习气,也沉不心来真正入门习练太极,一直在门口打转,还很容易被其他法门吸引带跑,时不时地消耗一下自己的精力.....尽管如此,我仍想继续浸泡在非视觉体系里,多看看听听,老师的很多话时常像一口警钟在耳边敲响「不做多余的事,不用多余的力」「表演给别人看,其实是对气血的透支与障碍」「不要纠结」

2021年6月的上海问道课回来后,我也信心满满励志过一阵子,只是中途被生活中的诸多新安排打断,练功有一搭没一搭, 时常掉线,直到2022年暑假。这期间我又断断续续报名了不少线上课:八段锦、松功、脊柱课、体验课.....用同学的话:好像打了一圈副本,却一直没进入正题。更惭愧的是我只完整学了揉身杆和八段锦......

这个「难」在坚持练习上,更难在固有模式的转变,有一阵子觉得自己越练越退步很是气馁,老师说不掉在各种风景里感觉里,看来我还是功力相当薄弱。当然收获也有,最大的收获莫过于那颗妄动的心真的安分了不少,曾经的自己迷失在幻境里,任由心猿乱飞,似乎永远不知道什么叫中正平衡。通过练功身体症状也各种显现,的确有点累和难,但心性似乎也在磨练中有所安定,不再那么容易被外界各种欲望带着跑了。爱听老师讲的西游,里面各种降妖伏魔,大概最难的就是「降伏其心」了。

五台行修

松不能代替功夫

自从练上太极八段锦,我尝到了练功带来的气息柔缓、身心舒畅,可是练着练着又找不到一开始的要领及精神劲了,越练越觉得像在摸鱼,浑身不对劲,甚至觉得退步了,精进不足,散漫有余,我知道又该让老师敲打敲打调调形了,于是下决心报了暑假的五台山行修班。疫情在家憋久了也实在想给自己的身心放个假,出去看看风景透透气。到了五台山,那个云啊山啊以及天气的变化莫测让人记忆尤深。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海拔高度,潜藏的症状浮出来了,老师教授八段锦时,我每练一式就哈欠连天,犯困缺氧。线下版的八段锦真正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丢劲」,老师一段一段耐心地教我们,像拧螺丝一样把力道慢慢地给我们扳回来,又好似于暗处扭转乾坤将一盘散沙重新聚拢起来,一个式子才两三遍下来就酸爽累啊!想想我平时练八段锦,大概连一成劲都没用到吧,劲都没找到,更别提中正放松了,难怪越练越不对劲。行道难,难于勤学苦练,功夫真不是那么容易得的。

「力量越足越能放松,力量不足就松不开」。很多被我忽略的要领细节经老师一教授,才发现自己错的离谱啊,还自以为八段锦在家打得挺像样呢。回来之后,原本半小时能摸鱼完的八段锦现在全套打完起码一个多小时,真正是柔和缓慢有太极内劲的八段锦。哪天我只要打完一套八段锦,肯定身乏犯困当晚早早就想睡了。练功爽,吃饭香,睡眠足,真真是很幸福的事儿。至于练功路上出现的各种风景,也不知不觉不那么在意了。

五台山的美丽风光就留在记忆里了,见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和勤恳美丽热情周到的幕后工作者们,一起看云海人海……走访古迹佛光寺,看学霸女侠施映童鞋在古松下平地打拳如痴如醉....见识了万师的「行如风」,下山的时候,万老师一眨眼的功夫就把大部队远远甩在后头了,清晨上山更是追的我上气不接下气,惊喜的是看到了日出时从林中出来溜达的小鹿一家三口。当然还有惊险,此处省略......

灵猿棒

心不定,正道反为牢

九月,迎来了令大家激动万分的揉身杆中阶灵猿棒。练杆子的好处之一是只要你练功时跑神了很快就被杆子敲打,「杆练人」定住就是这匹「心猿」,还补「中土」,脏腑揉动,每次练完杆子就容易饿,吃饭也香了。

「中土合太极,一棒定心猿」,灵猿棒开启了我接触非视觉以来最用功的练习阶段。同修的精进及群里的互动,让我第一次觉得全程跟了下来没那么难。这是一个有趣的喊早群,每天几百号人一个个的喊早,我笑称活像一个个顽猴从花果山里蹦出来。连我的两个孩子也时常问我:妈妈你那个喊早群呢?我练灵猿棒的这段时期,还有两只渐渐长大的小鸡,边放养边练功,期间还用杆子赶跑了不少前来偷袭的猫猫狗狗。现在它们已是会下蛋的老母鸡,也算是功夫鸡了。

感谢老师团队的用心和同修们的带动,我第一次在线上课进入了状态,也让我更有信心重拾前面落下的课程。那段时期家里的小学生大概也感知到妈妈练功时的状态,晚上写作业也安静了不少。开始上武术课的小宝,还时常好奇地跑过来问我:「妈妈,你站桩是怎么站的?」「妈妈,你的回马枪怎么就一转身过来了?」

总之,我顺利完成了打卡和作业,顺利通关,里面的打卡金句都是警世良言,印象深的有一句:「断除妄想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结课不代表结束,还得时常温故,今天下午楼下草地上耍了耍杆子,练到灵猿过枝时怎么也想不起来动作....功夫未上身,学会不等于练会,还得「守住要领」,其他的「交给时间」。

座右铭

日食三餐,夜眠一塌

无事牵萦,自由自在

2022年底的疫情打得人措手不及,我也未能幸免,中招后的康复期特别需要耐心与自察。「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借此时机,正好可以体证一下这句经典。

这次中招的主要症状是发烧、咳嗽、体虚,发烧了两天,第一天低烧有点头疼脑热,第二天白天我在阳台晒太阳,人在体虚至极时比较容易交托更能与自己身心在一起,我啥也不想的给自己刮刮痧梳梳头,很快脑袋就轻松了许多。当晚高烧了起来身体反而开始轻松通畅,而且头目清凉。之后的咳嗽不断有寒痰排出,休息好心里也没恐惧,身体的自愈力也相对开启了。也有好玩的时候,刚发烧后的两三天还会有些虚汗虚火,感觉还没体力练功,我就默念「白蛇伏草清心火」,在意念中打了几遍八段锦这一式~有没有效果暂且不管

病程恢复不算快但还算顺,多养养顺便能拔出一些老病根,自察自省身心状态,挺悠闲的一段小日子,也不枉费阳了一场。后面能慢慢练些松功和八段锦单式,让身体暖意融融助益减轻症状。另外,我的后遗症之一是胃口变好了,于是乎少食多餐尽量满足身体所需。这时候能吃好睡好适量活动已经很幸福知足了~原来人的欲望需求真的不用那么多,「损之又损」看看自己还什么可以放下。

除了完成一些必要的事务与活动,如能「无事牵萦」的练练功打打拳,那可真是「自由自在」了,人生幸事也。「无事牵萦」我的理解:不是真的没有什么可以牵挂的事了,而是念头随时都有,只是不被它牵绊住,任其生灭,皆在「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的日常生活,时时觉察修己,以后我尽量向这个座右铭看齐吧。练拳是一辈子的事,至今满两年了可能刚刚才开个头。

*本文获得学员本人的授权

识别图片进入交流圈 看看大家的练功进度、经验分享

万周迎

北京陈发科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当代知名太极拳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北京陈发科太极拳第四代传人、非遗通背拳第八代传人、北京侠友太极书院创办人、正安文化特聘太极老师、运动处方指导师。曾出版太极拳专著《非视觉太极》《轻敲太极门》。

功夫传递力量,太极点亮心灯

跟万老师练太极拳,收获活力人生

识别下图关注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标签:

x 广告
金融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3 非洲租赁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