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世的钢琴大师中,你觉得郎朗能排到什么位置?_环球即时看
如下解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赚钱能力世界第一,地位保底世界前十。门票十倍其他大师,唯一收入分红制的钢琴师;
世界各钢琴大师在欧洲德国城市莱比锡的门票价格如下:
炫技一线钢琴家瓦洛多斯(俄罗斯),票价:28欧元;入座率:50%以下;固定出场费;
最美女钢琴家埃莱娜·格里莫(法国),票价:28欧元;入座率:50%;固定出场费
老一代钢琴大师默里·佩拉希亚(美国),票价:28欧元;入座率:50%以下;固定出场费
钢琴大师安德拉什·席夫(英国),票价:28欧元;入座率:50%以下;固定出场费
天才钢琴家格里戈里·索科洛夫(俄罗斯),票价:28欧元;入座率:50%;固定出场费
传奇钢琴师阿格里奇(阿根廷),票价:28-40欧元,入座率:90%;固定出场费
被狂喷的郎朗(中国),票价:68-288欧元,入座率:100%;票房分红式;
不管是和郎朗同时期的一线钢琴家,还是老一辈的钢琴大师,票价都在28欧元。位置坐不满,没有前后排票价区别之分,因为所有人都在前面。只有入座率上去了,导致有前后排之分,所以价格会变为区间。注意,音乐会只有入座率上去了,才会有价格区间,否则都是一个价。
在演唱会最后半个小时,票价会降至10欧元之内,该座城市的大学生党可以用几欧元就能获得一场顶级音乐会的参与。
但是有两个钢琴家的票价不是在28欧元,一个叫阿格里奇,一个叫郎朗。阿格里奇就不必多说了,古典钢琴在世最强大佬,传奇女钢琴师,已经81岁。而另一个就是郎朗,郎朗的第一排票价是288欧元,是其他一线钢琴师和老一辈钢琴大师的10倍,是阿格里奇的7倍。整整10倍,是什么概念?
十倍,意味着在欧洲,在德国只有郎朗的门票需要抢,只有郎朗的门票存在一票难求,其他所有钢琴家的门票都不需要去抢。你有购买力就可以去听,在欧洲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古典音乐圈的圈子本身就不大。但是没有哪一个古典钢琴师的影响力会有郎朗这么大。
郎朗的演出前一秒的坏票退回后,购买依旧是原价,而不是其他的钢琴师的打3折销售,因为压根不缺人购买。即使是欧洲的国家公民,他们甚至说不出自己国家的几个钢琴师,但是也知道郎朗的名字,也知道郎朗的国家是中国。
在古典钢琴演奏家的演出利润上,大部分的职业钢琴师,都是固定收入的,一般而言,国际一线的钢琴师一场演出收入是5000欧元,钢琴大师比如席夫、阿格里奇,他们的一次收入大概在10000欧元左右(7万4),这个收入已经很惊人。但是他们都是固定收入,按场次收费的,只有郎朗一个人的收入,是按照票房分红制度,买了多少,按照比例他就能赚多少。
也就是说,郎朗的收入,是根据他自己水准打出来的,没有一滴水分。本身西方就看不起中国钢琴,但是偏偏来自中国的钢琴师可以成为那唯一一个分红制度的票房收入的钢琴师。这本身就是非常解气、威风的一件事情。但可惜,只有你去了解本就人丁稀薄的古典音乐钢琴圈你才知道。郎朗也从来没在国内炫耀过。
分红制度,对钢琴师自己要求极为苛刻。分红制的演奏家,必须长期保持训练,像李云迪那种完全没追求,没职业操守,吃肖邦奖项红利不断消费,根本没有分红制的资格。乃至于阿格里奇的水准维持,也达不到分红标准。或许年轻有。
有很多人很奇怪,郎朗的技术为啥没有丝毫下滑,收入分红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这个郎朗自己去争取的制度,就让不得不去保持自己的状态。而这个保持是很累,郎朗一天最少要练7个小时以上的琴,他但凡出现在综艺节目之中,也都是和钢琴相关的话题。
很明显,他对于钢琴的追求,远远不是沉迷于酒色之中的李云迪可比的,放眼全世界他的演出激情和几十年如一日对钢琴保持超高热爱的行动力,也是最强的几个人。你说他是当代李斯特,问题都不大。但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李斯特是谁。
以下是几个欧美古典音乐圈关于郎朗的话题,也是大部分人看不到郎朗的一面;
2012年,英国的顶级古典音乐话语权杂志出行了一套评选世界古典音乐家的排名,其中在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家的钢琴版块最终名单是11人,郎朗入选。而除了郎朗之外,11人之中最年轻的钢琴师是1947年出生的莫瑞·普莱亚(代表作《C小调32段变奏曲》),而郎朗是1983年出生。相差36年。
格莱美,美国白宫、联合国、都有他的踪迹,而且是中国第一人。世界杯、内马尔都是他的徒弟。郎朗对于世界的影响,堪称全球古典钢琴师的典范,没有哪一个钢琴师能达到他这般的商业效果,如此给古典音乐增加新鲜魅力。这是属于中国的创造性,古典音乐本身就足够暮气沉沉和曲高和寡,郎朗的夸大式表演恰恰是让古典音乐闪光出新魅力的所在。
大部分贬低者,实则皆是羡慕者。一面“郎朗给钱让我听我都不听”,但如果现实之中看到郎朗,又兴冲冲的上前要合照,然后发朋友圈。没必要如此,承认他人在专业领域的优秀并不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而且人家还是推动了国家艺术实力。
U2乐队成为全世界赚钱最多的乐队时,一片歌颂。郎朗以1.5亿年收入登上福布斯时,一片谩骂。但是有几个人耐心听过U2,听过郎朗的演出?外国的月亮并不圆。
如下解答:
作为一名音乐专业人士,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目前在世的钢琴大师中,郎朗能排到什么位置?下面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国际知名的钢琴大师中,几乎不存在技术差距,演奏现场偶有细微的个音失误这是很正常的,毕竟钢琴大师也是人,而不是神。
其次,对作品的理解,也会稍有不同。
其三,个人主观的感受影响,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单论钢琴技术,客观来说国际著名的钢琴大师是没有什么差距的,甚至有一些极其优秀但不知名的钢琴师也是没有什么明显的差距,非要排个名次,并没有什么意义。
中国其实不乏钢琴优秀的大师,诸如赵胤胤,王羽佳,孔祥东等等,技术不输郎朗,但都没有郎朗知名度这么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像郎朗一样常年活跃在国际舞台,没有像郎朗一样一年到头频繁的演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郎朗当然还是一名超一流的大师,和基辛,哈墨林等前辈同一层次没有问题,但是相对于这些大师郎朗是属于后辈,硬要排的话自然应该排在他们后面,排个第六第七差不多。
以上差不多就是我的个人观点。
如下解答:
郎朗谦虚点说,现在全世界古典钢琴界排前五,不谦虚的说前三,头一两名没机会,第三可以抢一抢,因为头两位是活化石。如果郎朗在国内,应该能排进前一百,网上估计前一百够呛,因为国内乐盲太多[呲牙]
如下解答:
殷承宗、刘师昆、鲍惠荞这些老一辈钢琴家印象深刻,尤其归国华侨殷承宗的钢琴伴奏红灯记,让我第一次见识了钢琴的灵动、震撼与美妙,钢琴家坐在返光的大三角钢琴上弹琴的镜头真的帅呆了,配上梳大黑鞭子穿红色上衣的铁梅,太绝了!古今中外仅此一例,美艳绝仑,无与伦比。后来,殷承宗弹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堪称完美。应该承认,朗朗的钢琴基本功与技巧方面也是一流水平,但仅此而己,但对作品的理解表现上还是欠火候,达不炉火纯青,缺少老一辈钢琴家对作品的投入,表现力差了许多,这就是他与大师的差距。
如下解答:
在国外排名第一,至少前三!
在国内,排名可能十名开外[看]
如下解答:
首先。肯定不会是第一,哪怕在中国在亚洲,但是在欧美眼中,就不行。而且钢琴大师我们经常接触,国内报道也只会报道自己国家的钢琴家怎样怎样,都不会对比国外,也不会说国外的好话,所以不是业内专业人生,根本不用回答。我也就是嘴炮说说
如下解答:
不管排多少名,排名是每个人的主观意识,並不重要,至少因为他、使全世界尤其是美洲、欧洲的人们更了解中国,是中国人的骄傲,“人无完人”,谁敢说:我是完美无缺的!需要善意的提醒与谅解而不是恶意的攻击!全世界知名的钢琴大师对郎朗的评价都是肯定的:当代的钢琴大师!
如下解答:
钢琴作为西方的一部分文化,一个中国国人能有这样的实力已经很不错了,目前朗朗在国际上出场的话观众数还是很理想,不过距离大师还有一定的距离,说白了朗朗缺乏一个自己的代表作。郎朗,中国的钢琴彗星。5岁时在沈阳钢琴比赛中获第一名,之后连续获得第五届星海杯钢琴比赛第一名,第四届德国国际青少年钢琴家比赛第一名和杰出艺术成就奖;13岁获第 二届国际青少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2002年荣获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该奖项专为职业艺术家而设立,郎朗是全世界第一位享此殊荣的艺术家…在1999年8月的拉文尼亚音乐节上,郎朗紧急代替身体不适的安德列?瓦茨登台,取得了戏剧性的成功,国际乐坛上迅速掀起一股“郎朗旋风”。1999年至今,这位20岁的迷人钢琴家已经与美国“五大”以及全球大部分一流交响乐团合作,例如与特米尔卡诺夫指挥的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与艾申巴赫指挥的伦敦爱乐乐团和夏尔?迪图瓦指挥的日本NHK交响乐团,并且在华盛顿特区肯尼迪中心和伦敦威格默音乐厅和巴黎罗浮宫的独奏会首演。2002年郎朗成为首位获得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的艺术家,该奖项是为职业艺术家而设立,而郎朗是世界第一位享此殊荣的职业音乐家。他的演奏赢得英美报纸的好评:说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一百万人中才有一个的天才;古典FM称赞郎郎是另一个霍洛维茨。2003年和2004年,朗朗的演出日程排得满满的,几乎每两天就有一场音乐会上。郎朗的唱片由泰拉克唱片公司独家录制。第一张唱片是在坦戈伍德小泽征尔音乐厅录制的现场独奏会。第二张专辑于2002年春季发行,是在伦敦皇家艾尔伯特大厅的逍遥音乐会上现场录制的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并在美国古典音乐作品销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标签: 郎朗年收入